Go back
01 Aug 2014

###Days###

尝试着把一段段时间拼起来,发现生活阅历实在太少,没有办法形成一段像样的文字。

在经历了毕业和旅行之后,生活再一次落入闲散的状态,除了看看找工作的机会,每天就是看书,写字,连继续拿起画笔的心情都没有。跑步,也因为找到了“太热”这个借口而一再拖延。都说夏天是bikini的美好时光,我坐在家里养膘,这是个什么事儿嘛?!!!

负面的心情从父母回国后,在这段时”间连着看杨显惠“命运三部曲达到了顶峰。《夹边沟纪事》、《甘南纪事》和《定西孤儿院纪事》,最后一本不忍读完,就陷入一种带着恐惧的复杂情绪里。虽然外面太阳高照,但出门走在被照的亮热的路上,一直恍恍惚惚。回来以后还是不能自拔,心里难受得很,很想马上就能到心理医生那里去坐上两个小时。晚上吃饭也觉得索然无味。半夜躺在床上会感到害怕和绝望。即使如此,我还是推荐他的书,《夹边沟纪事》和《定西孤儿院纪事》都是讲述的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中国,而《甘南纪事》则是讲述了藏区风土人情。白描式的文字,朴实的叙述,却以个人的视角,真实的故事为材料,带给人强烈的震撼。如果是像我一样容易被电影、文字带走自己的情绪的人,还是不要《夹边沟》和《定西孤儿院》连着看,真是难以承受。

虽然《定西孤儿院纪事》只剩下一点没读完,但为了心理健康还是先停下,继续看《罗马人的故事》。这套书一共15本,现在读到第六本,还没有过半。在第四本读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我就去查看了一下,之前一直没读完也不打算再读的《德川家康》是13部,而现在这套书可是15部啊,顿时感觉读完得希望又不大了。不过后来比较了一下,《德川家康》是一部小说,13部书讲的是德川家康75年的一生,《罗马人的故事》则是15册书讲述1300年的帝国历史,觉得依据偏好,我还是有可能把这15本书慢慢啃完的。

最近还买了张奥斯陆北部林区的地图,和某人商量没事去林子里走走。北部的树林夏天我没怎么走过,倒是冬天滑雪去过几个休息点,但由于力量太弱,体力也跟不上,也就去过那么几个。什么时候能把几个高点全部爬一遍呢?我是向来对野外避之不及的人,但在林子的边上生活了这么段时间后,发现这里还真不错,只是看到软塌塌的虫子还是不能释怀。加之上个月去Lofoten,对挪威人对户外的热爱多了一份理解。一家人在岛的中南部租了间重新装修后的渔民小屋,然后就每天看着山和海。有点太阳,几个人就兴奋地跑来跑去;看着阳光还没远去,马上就听到冰雹砸在屋顶的声音,就抱着毯子看世界杯,也是种难得的体验。在Reine的时候,某人带着我去爬山,陡峭的山路,虽然大家的评价都是稍有难度,但我一路退缩了三次,每次都有想打电话叫直升机援救的冲动,每次往下看就双腿发软。最后某人连哄带骗才把我弄到了山顶,其实也就500多米,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路途,也就是一个小渔村的全景。但当我在山顶的大风中颤抖地站着,被刹那间看到的景色震撼得说不出话的时候,才由衷地觉得,前面的路途确实是值得的,太值得了。在山顶待了10分钟不到,下山几乎是坐着一点点滑的,这时候就知道没有登山杖的苦了。回到起点的时候看了一眼路边的一块小牌子“此线路存在危险,一切自行负责”,大概我打电话叫直升机也不会有人来救我吧,还好某人把我哄上去了。接下来几天都是直着双腿走的路。在Lofoten的那些天,虽然不是很好的天气,出乎意料的冷,不过太阳还是照顾了我们。这里让我想起西藏,一尘不染,像是要把人从里到外都冲洗一遍似的。这些都是让我念念不忘的景色,但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去第二次。

写写东西让自己终于能够找到一些正能量了。放几张Lofoten的拍的照片,都是手机随手拍下的。 爬山的路上,陡峭得看不到刚刚下来打过招呼的人。 山顶的风景,太阳很照顾我们,爬到2/3的时候,还下起了雨,结果到了山顶的时候云又散开了些。 往Å开的路上。